殿试前三名分别叫什么(中国古代状元形形色色的“奇葩”称号)

在中国历史上,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废除,共历经近1300年。当时殿试的前三名,分别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古代封建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产生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有七百多人。


而在古代科举史上,也流传着不少有关状元的轶闻趣事,这里撷取几则,与大家共享。


自放状头

状元在古代也称“状头”。《太平广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唐贞元七年,礼部侍郎杜黄裳主持贡举。考试结束后,却无人与他一起评定考生名次和填写公布考生名次的榜单。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于应试考生。当时,考生中有个年逾七旬的阆中(今属四川)人尹枢,毛遂自荐愿意帮其填榜。杜黄裳应允后,尹枢接过纸和笔,不一会儿就写完了。众人看榜中所列各人名次,都觉得非常公道,但榜中的第一名即状元之位却空着没有填写。

杜黄裳问:“这里写谁较好?”

没想到尹枢却毫不谦虚地说:“状元非老夫不可!”

杜黄裳一怔,转念一想,尹枢的确是状元的最佳人选,于是命他将名字填上。

此后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再也没有像尹枢这么中状元的。


角力状元

《玉照新志》曾记载: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规定,科举殿试时规定出3个题目,以最先交卷者为状元。据说开宝八年乙亥科殿试时,汾州(今山西隰县)考生王嗣宗与另一名考生陈识几乎同时交卷。经过考官评判,他们的文章质量也不相伯仲。于是,两人在殿前争吵起来。最后,赵匡胤想了个办法:让二人当场角力,谁能取胜便夺得状元。最终孔武有力的王嗣宗击败了陈识,成了这一届的状元。

宋太祖赵匡胤


幸好王嗣宗是宋太祖朝的状元,如果换到宋真宗时期,那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宋真宗是个讲究人,他与赵匡胤的想法不同。他认为应试者交卷太快,会显得自己出的题没啥水准。

结果有一年,杭州有个叫钱易的大才子参加殿试。要说这个钱易可不简单,他是吴越王钱俶的侄子。钱俶归降宋朝后,他的众大臣都被封了官,只有钱易和兄长钱昆未被录用。但是钱易才思敏捷、学识渊博。立志通过科举功成名就。参加考试时一路过关斩将,在殿试中,宋真宗出的三道题,钱易不到半天就答完了。宋真宗一看:写得这么快?你是嘲笑我没文化?结果,钱易被撵了出去,不但殿试没通过,就连进士资格也被免去。你说他冤不冤?


饽饽状元

清朝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状元李蟠,字仙李,号莱溪,江苏徐州人。此人不仅身材高大,而且食量惊人。虽有一定文采,但却不精楷体,而清代的科举比较偏重书法,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另外,李蟠脑子也转得慢,所以他在参加殿试时,为了不至于中途饿肚子,他一下子竟带了36个饽饽。当时清朝的殿试规定,考试时间为一白昼,傍晚前必须交卷子。但是直到天黑,别的应试者都已交卷退场,唯有笔迹差、脑子慢但食量惊人的李蟠却还没有写完。监考官再三催促,李蟠一着急竟哭了起来,哀求说:“我平时苦读诗书,如今一辈子的事业就在这一天了,请不要催促我,让我功成名就吧!”监考官无奈只好同意。

就这样,李蟠一边吃着饽饽,一边继续答卷,直到次日四更,饽饽吃光了,才完成了考试。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他不但没有怪罪李蟠,反而认为他是个“苦心之士”,并仔细审阅了他的殿试答卷《廷对制策》。满篇2000余字,文笔雄劲,气势磅礴,条理清晰,切中时弊,不乏真知灼见,且有独到见解。康熙皇帝大为赞赏,便钦点李蟠为状元。而李蟠也一举创下了中国状元中的三项记录:清朝唯一一个来自徐州、考试时间最长、带干粮最多的状元。

李蟠


同榜探花姜宸英曾作诗讽刺他,其中就有一句“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意思是说李蟠身上的长处,什么都可以学,唯独一场考试下来吃光36个饽饽常人难以做到。从此,“饽饽状元”成了李蟠的绰号。


人参状元

清咸丰六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参加殿试前,就近借宿于同科应试的好友孙毓汶家中。因为翁、孙两家都是显赫官宦之家,又是世交,孙府位于皇城附近,而翁家较远,所以孙家就邀请翁同龢在府中住宿。

当时翁同龢与孙毓汶都是会试的佼佼者,众人都认为此科状元就在他们二人之中产生。殿试前一天,颇工心计的孙父摆了大桌酒席盛情款待。席间,孙父频频劝酒,翁同龢虽不胜酒力,但碍于情面,只得勉强应付。

宴会后,孙父让孙毓汶回房休息,却将已有醉意的翁同龢邀请到书房,滔滔不绝地叙起两家情谊。翁同龢回到房间,刚想上床休息,孙父又暗中命人在翁的住所四周大放爆竹,一直放到天亮,搅闹得翁同龢一夜未眠。

第二天,考场上的翁同龢觉得脑袋昏沉、全身无力。此时,他意识到中了孙父的“圈套”。情急之中,忽然想起怀里母亲送的人参,他当即拿出来放入口中咀嚼,顿觉神志清醒,思路大开,执笔直书、一气呵成。结果,殿试中翁同龢独占鳌头,夺得状元桂冠。而孙毓汶则屈居第二,中了榜眼。当时得知此事的人都指责孙家不义,而又为翁同龢靠人参提神科举险胜而感到庆幸,并戏称翁同龢为“人参状元”。

翁同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