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现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共计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而无内容的诗歌),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诗经》的作者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统上认为是由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而成。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先秦时期,《诗经》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西汉时期,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它被尊为儒家经典,正式称为《诗经》。
《诗经》共有160篇风、105篇雅(《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40篇颂,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因此常说“诗三百”。《诗经》的内容以四言为主,押韵方式灵活多变,多重章叠句。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称为“十五国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是正声雅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祭祀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赋,是一种直接陈述事物或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通常用于铺陈叙述,对事物进行直接、客观、详细的描写。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灵活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赋的手法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和整体描写,可以营造出一种宏大、广阔的场景,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
如——《七月》中的赋
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解析:此段通过赋的手法,详细叙述了从七月到九月的季节变化,以及人们为适应这些变化而进行的农事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
比,是一种通过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事物之间相似性或差异性的写作手法。常用于以彼物写此物,用相似的事物来比喻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情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比的手法可以使诗歌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同时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如——《硕人》中的比
原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解析:此段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
兴,是一种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或景物来引起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情感的写作手法。通常用于在开头部分,通过描绘景物或事物来营造一种氛围或情绪,以引发读者对下文的兴趣或思考。兴的手法具有联想性、象征性和暗示性,可以使诗歌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如——《关雎》中的兴
原文(部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析:这里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用雎鸠的和鸣来象征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和向往,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发展。《诗经》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抒情诗传统、风雅与文学革新、赋比兴的垂范等特点,都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