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灯制作(胶东独此一份—牟平篮子灯)

每年的农历新年历来是孩子们特别盼望的节日,但是对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大岚东村的村民们来说,他们对于新年的期盼绝不亚于孩子们。

这个日子的到来,意味着寂寞了将近一年的村民们又可以放飞自我了——终于可以淋漓尽致地“跑灯”了。

大岚东村的“跑灯”,又称为“篮子灯”。

距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这是整个胶东地区甚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种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神奇的民间舞蹈形式。

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所带有的浓厚的神话色彩,还在于每一个参与舞蹈的人手里都会拿着一盏自己制作的“篮子灯”。

篮子灯舞通常由2名男性和20名女性参加,演员服装大多以红衣绿裤为主,腰间装饰着红、绿两色彩绸。

“篮子灯”舞蹈的主角是一对模样有点与平常人不太一样的老头儿和老太太,他们的扮相有些诙谐,又有些风趣,甚至又有些怪异,这样的扮相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他们的真正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篮子灯”的传承人、已经90多岁的王国玉介绍:

“这是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在瘟疫流行、战争频繁的年代,老百姓们不堪其苦,玉皇大帝得知民间疾苦以后,便命令王母娘娘化身挑着篮子灯的村姑和七仙女一起来到昆仑山下,为百姓们治病疗伤。基于这个传说,生活在昆仑山下的大岚东村人为了纪念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功德,便开始自发地跳起了以篮子灯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这也是我们村独有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

“篮子灯"的核心就是打头的“玉皇大帝”—手里拿着拂尘和扇子灯,寓意着扫除一切不利于百姓们生活的障碍;殿后的“王母娘娘”—手里拿着鞋子灯,寓意把玉皇大帝扫除的东西都装进了鞋子,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舞蹈是”篮子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舞的是各路神仙和仙女,手里拿着象征着自己法器的篮子灯。

在”跑灯“的时候,整个表演队伍就是以这两个主角为中心,然后根据表演要求变化队形,队形包括了”蜕皮“、”五朵金花“、”一枝花“、”穿8字“、”龙摆尾“等等。

”篮子灯“舞蹈的步子走法类似于大秧歌的走阵式,表演的时间大多是晚上。由于最早用的是油灯,为了保证灯里面的油安然无恙,所有表演者必须步履轻盈,只有油不撒才能保证灯火不熄。

在跑起来时,演员手中的灯光犹如亮丽的丝线,与漆黑的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篮子灯的制作完全来源于民间,也是大岚东村人们的独创,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周围随处可见的材料。

最初的篮子灯骨架是庄稼地里收获以后的玉米杆子,由于玉米杆子的结实程度差强人意,后来又改成了木条。

灯的外表分别装饰着寓意喜庆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最初大多是剪纸,由于纸张容易掉色,而且容易破,后来改成了绸子材料、各种色彩鲜艳的布。

灯的底座大多采用拉花装饰,上端的四角边缘各自垂着不同颜色的璎珞,灯的底部是十字形木架,架子上固定着一盏油灯,现在改装成了电灯,扎灯的材料也由原来的棉线变成了铁丝。

这些改良把人们从扎灯的过程中解放出来,从而把精力投入到表演内容的改进中。

令人遗憾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各种原因,”篮子灯“曾经消失了将近二十年。

后来,在传承人王国玉的带领下,”篮子灯“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篮子灯“以前的表演内容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是传说、故事,现在也加入了许多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乡村文明、邻里关系等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表演形式也在原来说、唱的基础上加入了快板、三句半等。

如今,每当到了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的时候,大岚东村的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画好扮相,提起篮子灯,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争先恐后地走上街头,热热闹闹地舞起来。

色彩斑斓的”篮子灯“照亮了村民们的富裕之路,一盏盏亮起来的篮子灯成为了大岚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