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在中国,是一种有着特殊地位的食物。北方有句俗话,叫作“好吃不过饺子”,南方喜食糯米,于是各种“米”做的饺子花样翻新。对中国人来说,吃饺子已经上升到民俗的高度——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除夕,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清明,吃饺子;重阳,吃饺子;在有些地方,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端午都吃饺子;甚至有些家庭,只要是全家团圆的时候,统统吃饺子。今天,我们聊聊,饺子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多年来,经各路专家考证,“饺子”的前身最大的可能性是馄饨。
馄饨的制作方法:“用很薄的面片,包馅而成,形状似耳朵”。可以说,神州大地都能发现这种美食的存在,虽然名称不见得都叫作“馄饨”——譬如四川有“抄手”、江西有“清汤”、广东更有“云吞”等诸多称谓,但其实都是一类食品。
馄饨约起源于汉魏之时。今日所见最早载录文献是魏国博士张揖的《广雅》,其中就有“馄饨,饼也”的说法。古人对馄饨的起源,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馄饨“象混沌不正”的天象而得名。也有人认为馄饨的产生和祭祖相关。孰是孰非,难以定论。但馄饨是魏晋时期开始流行的面食——饼的一种,这一点已成共识。到了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北齐的颜之推写道:“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由此可见,远在1500年前,馄饨已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行而成为“通食”了。
唐代,馄饨沿着丝绸之路扩散到边疆地区。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保存着数只和今天馄饨形状大抵相同的馄饨。其形似现代人的耳朵,长3厘米,宽1.9厘米,皮均为小麦面粉所制。这无疑表明唐代的高昌(今吐鲁番)人早有了吃馄饨的习俗。因为当地气候干燥,所以许多面食点心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据文献记载,唐代的馄饨制作精良。中晚唐时期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说,长安城中,萧家制作的馄饨特别精致,其煮馄饨的汤可以用来煮茶。唐代馄饨的名品很多,最出名的有两种。其一叫“五般馄饨”,五般即五色。馄饨能做出五种花色,当非易事。其二叫“二十四气馄饨”。
宋代,馄饨又有新品种,如椿根馄饨、笋蕨馄饨,就是它的馅分别选用了香椿的根和冬笋、蕨菜。《武林旧事》也说,“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元代的忽思慧则在《饮膳正要》里记载了奇特的“鸡头粉馄饨”。其用鸡头粉(芡实粉)、豆粉加水调和为皮,以羊肉、陈皮、生姜、五味制馅,然后包成“枕头”形,煮熟食用,据说,这种馄饨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明代以前,馄饨多用沸水煮后食用,要诀有二:汤要清、馅要细。至清代,开始煮、蒸、煎多种方法并用,与现代的做法已十分近似,许多地方均出现馄饨的名品,制法更精,风味更加多样化。譬如当时京城有名的致美斋馄饨享誉极高,馅味讲究,汤料齐全。民间流传诗云:“包的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扬州则有“小馄饨”,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称赞,“小馄饨似龙眼,以鸡汤下之。”广州则以上等猪肉、虾肉、芝麻屑、鱼肉、鸭蛋黄、冬菇丁为馅制作“云吞”,皮薄馅满,软滑鲜香,其中尤以“虾肉云吞”最为出名……
各式各样的古代馄饨,最终衍生出另一种面食——“饺子”。
起初的“饺子”写作“角子”。为什么叫作“角子”?有专家认为大概是出于象形的缘故,因为饺子的形状有点像牛、羊、鹿等兽类头上初萌之角。这一观点,尚存争议。明确的“饺”的写法出现在明清之际,而且首先出现在中国北方。明代,《通雅·饮食》里指出“北人读角如矫,遂作‘饺饵’”。清代《调鼎集》中对饺子与馄饨也有了明确区分,不再将它们混为一谈。
饺子在明宫中被称为“扁食”。这就是日后的饺子,后世称为更岁“饺子”,谐音更岁“交子”。在新年到来的子时食用,有着庆贺与祝福的意义。